春日游記
“鄭國渠成,涇水入洛,關(guān)中平原遂成天府。”
山路蜿蜒,一路隨車而上,時而穿越石洞,時而急速忽上忽下,人隨車的轉(zhuǎn)向不停地擺動,仿佛置身于懸崖峭壁之上。車窗外,斷崖絕壁間,點綴著綠色植被。峽谷底綠水蕩漾,深不可測。車在懸?guī)r邊上行駛,雖剛?cè)刖皡^(qū),已經(jīng)囫圇領(lǐng)略到山水風(fēng)光,距離崖邊時遠(yuǎn)時近,每過一彎,都有不同景色出現(xiàn),可謂十步換景。間或有隧道,忽明忽暗,一路看向窗外,即使在車上,也不覺乏味。
進(jìn)入孔雀灣風(fēng)景區(qū),穿越2200米的鄭國隧洞,瞬間把我們帶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。山巒相疊,重山麗影,像是誰也離不開誰。如影相隨的重山疊影似是一幅幅潑墨的山水畫,寫意而灑脫。而落入畫中的水也變得婉轉(zhuǎn)柔情。向上眺望,清晰可見的山體褶皺,仿佛高聳入云的險峻山石,嶙峋怪石間點綴的墨綠色植被,自然行成的各種奇特景觀,都在訴說著2000多年前造山運動的翻天覆地。向下俯視,峽谷中碧波蕩漾,如綠翡翠一般的河水微微流動。初春剛至,就有挺拔的樹木迫不及待舒展新生,片片綠色一起隨著山風(fēng)徐徐移動。步行至邊沿,舉目四望,下方有人工修建的長橋,橫跨谷底,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輔相成,人力與自然在此處和諧統(tǒng)一。
再向上行,直達(dá)最上方鄭國湖,剛一下車,便有登高望遠(yuǎn),捭闔縱橫之感,若說孔雀灣是山之險,此處便是水之闊。在寬闊的平臺上,可見兩邊高山簇?fù)碇怀睾?,眺望遠(yuǎn)處,湖水又順著山澗蜿蜒延伸。此處湖水占盡風(fēng)光,青綠似玉,正是“湖上春來似畫圖,亂峰圍繞水平鋪”。鄭國湖是靜的,幽靜地躺在山巒之下,襯得空氣都清新了幾分;鄭國湖也是動的,有風(fēng)吹過,就能感受到他蓬勃的生命力,似乎要與春光一爭高下。有水自然有船,這里的船停在平臺之外,湖水之上,是一艘“天空之船”。船在探出平臺,四面懸空的地方,隨時準(zhǔn)備著沖出陸地,成為一個真正乘風(fēng)破浪的探險者,與湖水遙遙相望,修建者頗有幾分巧思。
此時溫度慢慢升高,寒意也幾乎消散。我們準(zhǔn)備一路向下,到匯合點集合。沒過多久,路過玻璃棧道,玩心大起,行走在上面,腳下絕壁凌空,谷底涇水如帶。近在眼前的山崖,刀削斧劈,萬仞獨立。此情此景,令人毛骨悚然,無限刺激。體驗了在峽谷上方,虛幻與真實交錯之感。玩鬧過后,看到有一向下的指示牌,通往山間小徑,正是我們要去的終點。拾級而下,一路前行,后知后覺離大道越來越遠(yuǎn),終點卻遙遙不見盡頭,此時才意識到,我們不小心走到了一條下山復(fù)又上山的歧路上,又臨近中午,溫度升高,不免有些焦心。在與腳下的石階作斗爭時,行又復(fù)行,環(huán)顧四周,才發(fā)現(xiàn)歧路才有好風(fēng)景。此處有不知名的小河,溫順而安祥,而河水卻格外的綠,像是被涂上一層又一層的染料,在狹長而深眇的河谷中,猶如一條綠色的巨蟒,在深谷中蜿蜒曲折的爬行。山崖溝畔點點綠色更襯的此處幽靜神秘,石縫中一棵棵青松翠柏相互輝映,把河谷兩岸打扮得如錦似畫。在山澗與溪水的山路上前進(jìn),時有涼風(fēng)吹過,放眼望去,滿目的生機盎然,滿耳的春聲呢喃。采風(fēng)、拍照、駐足,一步一景之間,賞心悅目,流連忘返。
夜幕降臨,明月緩緩升起。
風(fēng)月也是柔美的,晚風(fēng)穿過我的身旁,吹向白日看過的樹梢,路過的河流,踩過的石板路,到翌日清晨,又是生機勃勃的一天。